冷泉米栽培過程
農民在種稻之前,必在稻田裡進行灌溉、翻土、蓋平的工作,把農田土壤潮濕翻鬆,以便未來水稻根部能健康生長。育苗場採用育苗箱來育苗,大約15~20天,就可以完成育苗工作,提供給農民進行插秧。
把健康秧苗,以插秧機適時、適量、南北走向淺植於田間,現在插秧的方式,都是用機械來取代以前的人工插秧。尤其是乘坐式的插秧機,它一次可以插植八行水稻效率非常高。
還要除雜草、病蟲害防治、消滅福壽螺(有機栽培則可利用苦茶粕、粗糠等方法),接著施肥,使稻株有營養可以成長茁壯,另外,還要灌排水,因為不同生產階段的稻株,需要的水量也不一樣,然後就等收割、曬穀進碾米廠囉。
稻米還有一種特別地耕種方式,就是在稻田裡養鴨子,這方法被稱為稻間鴨法(鴨間稻),把鴨子養在田裡,鴨子會吃田裡的害蟲與福壽螺,而且鴨子的腳一直划水,會把田裡的水弄混濁,雜草就比較發不出來,然後鴨子的糞便掉在田裡,就變成肥料;鴨子在田裡走來走去,會刺激稻子往下紮根,讓稻子長得比較強壯。
收穫:一期稻作約120天,二期稻作約少10~20天,水稻經過乳熟期、黃熟期之後就可以收割,目前農民大多以聯合收穫機進行水稻收穫,完成收割與打榖脫粒的工作。
稻米剛收割下來的時候,稻穀水分的含量大約是在23至28度左右,曬乾要幾天的時間,而且陽光要充足。烘乾大約要花一天的時間,把稻穀內的水分含量烘乾至14度才可以,因為稻米的水分含量在14度時,是最好吃的、也才可以長時間存放。
烘乾後的稻榖,經由「礱榖機」把稻穀的殼給脫掉後,就變成了「糙米」,這時候所脫下來的稻殼,我們稱它為「粗糠」,脫殼原理是使用兩個大小相同,轉向與轉速不同的橡膠滾筒,產生速度差使稻穀的殼在逆拉力的作用下拉開。
碾米-精米機(糠層去除)糙米再經由「精米機」米粒間互間相擠壓磨擦把糠層及胚芽去除乾淨,脫下來的糠層,我們稱它為「米糠」,糠層脫落就變成了白白淨淨的白米了。所以我們可以瞭解,其實稻米、糙米、白米的不同,是由於加工程度的多少來分別的,平常我們所吃的米就是經過層層的加工而來的喔!
碾米-選石機(石頭去除)
「選石機」使米粒上下跳動並利用比重原理,內有網片呈凹凸狀產生摩擦力,白米光滑摩擦力小,米粒往下走動,石頭有菱角摩擦力大往上爬,最後將石頭自白米中挑出。早一輩的人有句話「吃飯會落嘴齒」,有了選石機,吃飯就不會再吃到石頭了。
碾米-色彩選別機
「色彩選別機」主要的功能是用來選擇稻米,將飽滿,漂亮的白米選出來,同時過濾掉外觀不佳、受病害的稻米。目前我們看到的小包裝米,外觀飽滿圓潤,主要都是藉由現代碾米設備中的「色彩選別機」所發揮的功效。
碾米-洗米機
為了讓稻米在包裝後,看起來顆顆晶瑩剔透,碾製完畢後的稻米,會經過「洗米」的程序。所謂的「洗米」,就是利用機器噴出霧狀的水氣,配合機器裡面的設備,將精米後殘留在米粒外的屑屑去除,並且在洗米的過程中,也把米給吹乾。
現代化包裝也都是電腦控制的「自動計量」包裝,可由電腦精準的設定出量。計量好的包裝,通常會進行真空程序,將包裝好的米放置在「真空包裝機」內,機器就會自動抽掉袋子裡的空氣,並將袋口封住。如此一來,袋內的米就被保存在完全無氧的狀態,不但可防潮,還可防塵、防氧化,讓產品能保存更久,也不容易變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