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位置》地理環境》歷史人文

Content on this page requires a newer version of Adobe Flash Player.

Get Adobe Flash player

國姓爺 鄭成功 石像

圖片來源:國姓鄉公所

資料來源:國姓鄉公所

國姓鄉在漢墾移民尚未至此開拓前,在當時是個毫無地名的蠻荒叢林,只有當時活躍在此區的「大肚番」佔據了對岸之地。

 鄭成功治台初期,沒有太多漢人前往南投一帶開墾,並經常有「番人」出草掠奪,影響移墾。當時鄭成功的左武衛劉國軒,率兵攻打「大肚番」,沿著烏溪往深山驅逐,一直打到國姓一帶才停止,並就地紮營墾荒,而將駐營之地,稱之為「國姓埔」,這應該是「國姓」地名的由來。

 咸豐年間,西部漢人犯柰,陸續遷入埔里地方,國姓附近而成立漢庄,光緒元年(西元1875年)埔里社廳設立,粵籍許、莊廖等三姓住民遷入,民人益聚。同年清廷推動「開山撫番」政策,開闢了中路(即八通關古道),帶動了另一波移民潮,到光緒四年更吸引了苗栗地區製樟腦技術工人的湧入,同時霧峰豪紳林朝棟因屢建戰功,巡撫劉銘傳特給與「林合」墾契,許他在中路沿山招佃墾耕,並專賣全台樟腦,獲利甚豐,林朝棟為了保護腦丁,自東勢角(今台中市東勢區)的馬鞍嶺至埔里社大坪頂之間闢設官道,沿途設碉壘柵,駐紮棟軍,分為三隊,前哨隊在馬鞍嶺,中哨隊在北港溪,左哨隊在水長流,對於今國姓鄉的開發,功不可沒。豐沛的水源與肥沃的土地,吸引了一支東勢的客家人,即從新社一帶越過頭拒山,著此官道進入國姓。

 日據時代設國姓莊役場,光復後改稱國姓鄉。

 南、北港兩溪於國姓村內匯流成為烏溪注入草屯鎮境內,北港溪於日據時代為日本學者研究台灣水質最佳之溪流,溪流中魚類種類多,其中高山固魚為保育類魚類,生態環境資源豐富,猴洞坑亦為生態景觀豐富之地區。

國姓鄉客家人比例佔百分之七十五以上,是南投縣最大的客家聚落,客家文化濃烈,為國姓鄉特有之文人化涵養,亦為觀光吸引力之重要一環,鄉內水系完整,並具有豐富之開發腹地,為規劃休閒居住、養老安養之絕佳發展潛力之地區。

國姓鄉客家人口源自於新竹、苗栗、卓蘭、東勢等地的客家族群,百餘年來,由各地陸續遷來,與閩南人比鄰而居,海陸、四縣、大埔腔因兼容並存、閩客和諧相處,形成獨特的客家鄉,具有很大的包容性,有別於新竹客、東勢客之地域性。

資料來源:國姓鄉公所

回到頁首 回到頁首
建議使用Google Chrome網頁瀏覽器 最佳觀看解析度1440x900 北港溪百大青農 © 彰化縣立明倫國民中學 2019 Cyber Fair 學校地址:510 彰化縣員林市明倫路2號 電話:04-8311349 傳真:04-833865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