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1〉回文:修辭學上辭格之一,又作「迴文」。詩文字句,回環往後讀之,都能合文法,皆有意義。如:「池蓮照曉月,幔錦拂朝風」〈王融春游回文詩〉。回復讀之,則為「風朝拂錦幔月曉照蓮池」,「我為人人,人人為我」也是回文。
〈2〉對偶:是一種特別的辭格,其上下兩句對應字須詞性相同,偶數字和末字,平仄要相反,如:「錦上添花,雪中送炭」「新歲帶來大地平安福,春風吹起全球反共心」。
(3)摹寫:將自己對宇宙自然與人生各種現象的感覺,具體忠實而逼真細膩的「摹」擬描
「寫」 出來,使讀者感同身受。
如:「他有琥珀色的頭髮,大而清明的眼睛,莊嚴和藹的態度,以及一個夢想家的神情。」,是眼睛視覺的摹寫。
(4)設問:故佈疑陣,巧妙設計疑問,以激發讀者的好奇心,使文章激起波瀾,增強引人的效果。如:「那樣的生活可以叫做新生活?我想來想去,只有一句話;新生活就是有意義的生活。」
(5)引用:「引」出運「用」古今中外的話、俗語、諺語、成語、格言、寓言、故事、典故、詩文或書籍等,來增強文章的效果。如:孟子說:『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。』宋儒又說:『少年得志大不幸』!現在正值國家存亡危急之秋,我們那裡可以偷安旦夕,享福自娛?
(6)誇飾:將客觀之人、事或物的特點,透過主觀情意的「誇」張渲染與鋪「飾」形容,使它與真正的事實相差很遠。是一種「出語驚人」、「誇張其辭」與「言過其實」的修辭法。如:李白的秋浦歌『白髮三千丈,離愁似個長;不知明鏡裡,何處是秋霜。』
(7)譬喻:聯想出與所要記敘者,具有共同類似特點的人、事、物,或所要抒發的情感與論說的道理,具有類似的說法,而加以比方說明、形容描寫,這種「藉彼喻此」的修辭法,稱為「譬喻」。如:「雨是最尋常的,一下就是三兩天。可別惱。看,像牛毛,像花針,像細絲,密密地斜織著,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。」
(8)轉化:是一種突破人與物之間界限的修辭法,它不僅能夠將「物」轉換擬化為「人」,同時也可以將「人」比擬變換成「物」,或將抽象者轉換為具體者。如:白居易的長恨歌:『在天願為比翼鳥,在地願為連理枝。』。
(9)倒裝:作者為了增強文章的語勢,調和詩文的音節,以及使文句脫俗生新,特別顛倒文句的順序,使之生動而富有變化。如:徐志摩的巴黎鱗爪:『流著,溫馴的水波;流著,纏綿的恩怨。』。又如:王之渙的登鸛鵲樓:『白日依山盡,黃河入海流。欲窮千里目,更上一層樓。』。
【以下近日內再補續,歡迎光臨。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