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代作家

〈1〉屈原: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詩人,名平,字原,戰國時曾做過楚國左徒、三閭大夫,輔佐楚懷王時,具有遠大的政治理想,然遭讒言陷害,貶謫於沅湘之間,為警醒楚君,殉國表明對國事之憂念,遂投汨羅江自殺。屈原的作品,據漢書藝文志錄為二十五篇,其中離騷、九歌、九章均為著名作品。

〈2〉宋玉:是戰國楚人,辭賦家。屈原以後先後繼起了許多模擬屈原文風,其中以宋玉尤著,併稱「屈宋」,曾為楚頃襄王小臣,其流傳作品以九辯最為可信,對以後辭賦的發展很有影響。

〈3〉司馬遷:西漢史學家、文學家和思想家,太史令司馬談之子。探訪古蹟,考察各國風俗,讀遍史官藏書。對曆法進行改革並繼承父志,繼任太史令,後因替李陵辯護,招罪下獄受處腐刑,因而發憤著成史記一書。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。司馬遷所作報任少卿書,對遭受污辱及著書經過,描述甚詳。

〈4〉陶淵明:東晉田園詩人,另一名潛,字元亮,私諡靖節,為人率性,不慕榮利,任彭澤令時,因鄙視官場虛偽,不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人,決心歸隱。擅長寫自然景色和淳樸生活。其散文和辭賦風格獨特,不事雕琢,以桃花源記、歸去來辭尤為著名,著有陶靖節集

〈5〉謝靈運:南朝宋詩人,襲封康樂公,世稱謝康樂,為人恃才傲物,性喜遨遊,其詩大都刻劃大自然山水景物,細緻精巧,但過於雕琢晦澀。

〈6〉劉義慶:南朝宋宗室,今江蘇徐州人,襲封臨川王,愛好文學,招納文士,編有世說新語一書,記述東漢末至東晉間士大夫的言行,寫人物的神情性格極為傳神。

〈7〉陳子昂:唐代文學家,於詩提倡漢魏風骨,強調興寄,反對六朝柔靡文風。其感遇、登幽州台歌等詩,指斥時弊,風格高峻,是唐代詩歌革新的先驅。

〈8〉孟浩然:唐代詩人,其山水詩與王維齊名,併稱「王孟」,其詩長於寫景,常抒發懷才不遇之慨,著有孟浩然集。

〈9〉王維:唐代詩人,官至尚書右丞,世稱王右丞。前期作品風格雄渾,後期作品多表現消極情緒,然其山水田園詩,極見工力。兼通音樂繪畫,北宋蘇軾贊為「詩中有畫,畫中有詩」。明代董其昌推為「南宗」山水畫之祖,著有王右丞集。

〈10〉李白:唐代詩人,字太白,號青蓮居士。曾受賀知章與道士吳筠推薦,一度供奉翰林。因遭讒去職後,在洛陽與杜甫相識。晚年飄泊窮苦,卒於當塗。其詩抒發感情,寄託深遠,然亦有縱情放誕,求仙出世的作品,詩風雄奇豪邁,感情熾烈。尤以「蜀道難」、「行路難」、「夢遊天姥吟留別」、「靜夜思」、「早發白帝城」等最具藝術特色,著有李太白集。

〈11〉王之渙:唐代詩人,并州人〈今山西太原人〉,擅長邊塞風光之詩,常與高適、王昌齡等相唱和,傳世之詩,以涼州詞和登鸛鵲樓,尤為有名。

〈12〉王昌齡:唐代詩人,太原人,開元進士。其詩擅長七絕,多為邊塞生活之作,風格雄渾,音調鏗鏘,又善於刻劃宮怨離愁,筆意含蓄,著有王昌齡集。

〈13〉杜甫:唐代社會寫實詩人,字子美,自稱少陵野老或杜陵野客。漫遊各地,與詩人李白相識。安史之亂前,未能有所施展,生活貧困。後來一度任劍南節度參謀,檢校尚書工部員外郎。其詩完整的顯示出唐代由開元盛世轉向分裂衰微的歷史過程,因此被稱「詩史」,其代表作品如:兵車行、春望、羌村、北征、三吏、三別、秋興等詩,皆是古今傳誦佳作,著有杜工部集。

(14)李煜:南唐中主李璟之子,世稱『李後主』,擅書畫、精音律,尤工於詞。亡國前所作,多描寫宮廷歡樂生活,文筆華麗溫馨。被俘後,多抒亡國之痛,使詞擺脫婉約柔媚的傳統風格,不僅擴大了詞的境界,也奠定其在詞壇的地位。後人將其詞作與父中主作品合刻,稱「南唐二主詞」。

(15)辛棄疾:字幼安,自號稼軒居士,南宋愛國詞人,其詞題材廣泛,以抗金復國為主,善於化用前人典故,風格豪邁又不乏細膩之處,大大開拓詞的思想境界,提高詞的文學地位,後人將他與蘇軾並稱「蘇辛」。著有「稼軒長短句」。

【以下近日內再補續,歡迎光臨。】

﹝回首頁﹞      『下一頁』